快轉到主要內容
  1. 深入探討金屬化塑膠膜電容器的電氣特性與保護機制/

深入解析電容器常見故障與預防措施

目錄

電容器常見故障與成因詳解
#

一般電容器故障原因
#

  1. 初期性故障

    • 電容器本身存在潛在缺陷,於供電初期遇到異常情形時,會加速劣化導致故障。
  2. 偶發性故障

    • 安裝時接線不牢固或受到外力破壞。
  3. 過載(Overload)使用引起之故障

    • (1) 安裝處所通風不良,周圍溫度過高。
    • (2) 過電壓運轉:包含電源電壓變動、諧波(harmonic)電壓、串聯電抗器(Series Reactors)後之基波壓升,超過最高容許過電壓限值。
    • (3) 過電流運轉:電容器充電電流含有諧波時,其有效值不得大於容許過電流限值。
    • (4) 用於自動功率因數調整盤(Power Factor Controllers)的電容器,因負載變化頻繁投入與跳脫,若投入瞬間突增電流未加抑制,極易造成電容器故障及接觸器接點損壞。
  4. 老化性故障

    • 電容器使用多年後,因絕緣強度老化和內部游離等因素,導致電氣絕緣強度降低而損壞。

啟動電容器故障十大主要原因
#

  1. 環境與溫度影響

    • 周圍溫度過高
    • 電容器盤體散熱不良
    • 相鄰電容器安裝間距不足,導致散熱不良
  2. 人為操作不當

    • 低壓電容器斷電後1分鐘內應降至50V以下
    • 高壓電容器斷電後10分鐘內應降至75V以下
    • 殘餘電壓未降至安全值以下即再行投入
  3. 保護設備選用不當

    • 高壓開關、Fuse或NFB選用不當
    • 線徑選用不當
    • 接觸器(MC)等級不足(至少需AC3級)
    • UV、OV及計時器選用不當
    • 不平衡保護不足
  4. 過電流

    • 由於諧波效應影響
    • 共振現象造成諧波值放大
  5. 突入電流

    • 依IEC 60947-4-1 Table7b規定,突入電流值最大可達Isc額定之100倍

    突入電流示意圖

  6. 過電壓

    • 電容器耐壓應符合IEC 60831-1或IEC 60871-1
    • 電容器耐壓選用不當
  7. 串聯共振

    • 供電系統諧波與電容器相互影響,會造成過電壓
  8. 並聯共振

    • 諧波產生源設備與電容器影響,會造成過電流
  9. 搭配選用不當

    • 未配置串聯電抗器
    • 電抗器規格選用不當(如6%、8%或13%)
    • 電抗器耐流不足
    • 電抗器與電容器阻抗匹配有爭議
  10. 設備因素

    • 電容器衰竭老化
    • 電抗器耐流不足,磁通過飽和
    • 製作品質不良,C或XL/XC值浮動
    • 共振頻率(resonance frequency)異動或失控

如需進一步技術支援或產品諮詢,歡迎聯絡我們

相關文章